树牢“两个共识” 重塑普洱茶产业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树牢“两个共识” 重塑普洱茶产业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为全国茶产业发展壮大提出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聚焦茶叶等特色产业,建设‘一县一业’示范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和乡村振兴示范园等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鲜花、普洱茶等要素交易中心”“推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全省茶产业发展明确了具体要求,提供了强大保障。

茶产业作为普洱市的第一支柱产业,是打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关键,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引擎。我市茶产业发展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什么、存在的关键核心问题有哪些、未来的发展路径在哪里?这是“新征程上的普洱之问”的思考必答题,更是“新征程上的普洱实践”的前行必经路。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全市茶产业发展系列会议精神,学习和借鉴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普洱市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11月14日至16日,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和茶业企业的代表,先后到福建省宁德市、武夷山市、福州市考察茶产业发展。

福建是全国重要产茶区,产茶历史悠久,茶类多样,茶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着力绿色发展,积极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福建省茶产业得到了稳步快速发展。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能够给我们提供诸多启示——

把茶产业做大做强,贵在顶层设计,精准施策。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支持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发展九条措施》《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为福建省茶产业快速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把茶产业做大做强,重在企业引领,规范管理。以武夷星茶叶公司为例,公司通过成立茶叶合作社,引进、开发、推广先进的种茶制茶技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合作社、合同协议等形式带动当地农户“种有机茶、走富裕路、建新农村”,在当地建成茶叶生产基地2万亩,对茶农实行保护价统一收购与集中加工,促进农民增收达3亿元。在技术创新上,成立了福建武夷岩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种质资源、机械化采摘、武夷岩茶自动化精制生产线研制。在生产管理上,坚持“从茶园到茶杯,全程质量跟踪,高标准、严管理,人人关注质量”,实现了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武夷星公司的“大红袍”产品在武夷山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3.7%,在武夷岩茶市场占有率达到37%以上,税收占当地茶产业税收总额的80%左右,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把茶产业做大做强,胜在品牌营销、市场开拓。福建省积极推进茶叶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有条件的茶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比如,为了凸显千年茶树“大红袍”的品牌资源优势,武夷山市将“大红袍”资源进行整合,对外大力宣传推介“大红袍”品牌,从而将品牌放大做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效益优势、品牌优势。

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巧在文化挖掘,彰显特色。福建省倡导茶文化,提倡茶道、茶艺表演活动,将各种茶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乌龙茶独特的品饮方式。将茶与旅游结合,借助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平台,主打茶旅游品牌,茶在山中,山中有茶,实现山与茶的有机融合以及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促进,6株有千年树龄的“大红袍”古茶树更是成为武夷山景区的一个著名景点。

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强在科技蓄能,制度灵活。一是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实现“订单式”需求对接、“菜单式”服务供给。2021年7月,福建省科技厅授牌成立了福建省茶科技研究院(武夷山),组建了产业服务团队12支,有60多位专家担任各级科技特派员,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员26位。推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建立了“茶生态医院”,面向安溪产茶区企业和茶农提供常态化技术服务。二是在创业服务实践中形成“科技+龙头+基地”“科技+协会”“龙头企业+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拓展传统农技推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2月2日晚,市委、市政府召开茶产业发展专题会,深刻分析普洱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茶企体量小、分布散、品牌引领力不足,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牢树立普洱茶是普洱市第一支柱产业和举全市之力打造普洱茶产业这“两个共识”,推动战略重组、市场重构、产业重塑,用实际行动做大做强做优普洱茶产业。这不是市委、市政府第一次召开关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会议,在此前后,关于茶产业发展的众多决策部署、举措行动有序有力推出,在全市吹响了重新认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响亮号角,掀起了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普洱市茶咖发展中心主任张天梅介绍,2020年,全市共有各类茶园面积304万亩,其中,现代茶园面积167万亩,栽培型古茶园19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118万亩(保护、禁采)。获有机认证企业、面积和证书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一。茶叶产量12万吨,综合产值293亿元,其中一产59.2亿元、二产105亿元、三产128.8亿元。茶产业产值占全市GDP的7.58%,占全市工业增加值6.16%。全市茶企业978户,其中规上茶企业16户,茶叶初制所2306个,精制率64.8%。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1173个。全部村民委员会和79%农户种茶,茶农来自茶叶的人均纯收入4624元,2020年茶产业上缴税收1.03亿元。2021年三季度,全市茶产业整体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目前现代茶园面积175万亩,同比增长4.94%;毛茶产量10.78万吨,同比增长14.51%。综合产值246.85亿元,同比增长30.17%。毛茶均价50.67元/公斤,同比增长8.9%;毛茶平均单产65.94公斤/亩,同比增长9.61%。茶企纳税8575.88万元,同比增长48.06%。有茶企978户,规上企业15户,获食品生产许可证(SC)355户,初制所2306个,茶产业从业人员近120万人。

种种数据表明,茶产业是普洱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农业产业,是普洱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大民生。但茶产业作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是否真正凸显了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的《我国普洱茶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将云南普洱茶分为四个产区:普洱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临沧茶区、保山茶区。普洱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包括: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效益低;市场主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强;市场营销滞后,名牌产品少;茶文化建设滞后,氛围不浓;茶产业发展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等。立足普洱发展实际,普洱学院茶学专家张春花认为,普洱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效益低;市场主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强;市场营销滞后,名牌产品少;品质风味不稳定等问题。除此之外,张天梅认为全市茶产业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基地化水平不高,部分茶园老化,茶园管理粗放,茶叶单产低,急需改造。目前普洱市良种茶园面积仅80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49%,有机认证茶园占比仅25%,且有机茶产品认证少;茶企业体量小、分布散,精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龙头作用不明显;企业设备陈旧,关键加工装备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薄弱、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产品创新不足等。水之灵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泓耀坦言“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低,卖不了好价钱”。普洱景素茶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贺海善认为“未形成全国竞争领域的茶产业产品”,普洱茶研究者曾胤表示“品牌打不响,价值体现不足”。

对标先进,查找问题,目的是要实现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凤凰涅槃”,只有举全市之力,在不断探索中形成新的认识、共识、行动,方能披荆斩棘、阔步前行。


普洱茶产业是通过祖祖辈辈几十代人的努力留下的宝贵产业财富,关乎全市百万余茶农的大生计,关乎全市发展的产业基底,把普洱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既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务实举措,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对此,普洱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高位推动、高效部署。

市委书记李庆元,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勇等市领导多次就茶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反复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从维护广大茶农的利益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推动茶产业战略重组、市场重构、产业重塑,做大做强做优普洱茶第一支柱产业,让全国人民喝上普洱茶成为普洱人民的共同愿景。

8月7日上午,由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共同举办的普洱市5000吨低氟普洱茶进藏启运仪式在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举行。普洱茶以“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品牌形象,呵护西藏各族人民的安全健康,受到西藏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可以说,普洱茶进藏是普洱茶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为我市大量的大众生态茶产品开辟了新的广阔市场,全面拉开了普洱茶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序幕。

8月27日,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强调,要深入实施名企名牌培育战略、目标市场开拓战略、茶旅融合发展战略,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深入总结普洱茶进藏的经验,推动市场、产业、产值的良性循环,打响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9月3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1年第7次集中学习,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普洱茶进藏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从市场经济角度深入总结普洱茶进藏经验,找准市场契机和切入点,开拓大众市场空间,有效有序地“把普洱茶卖出去”;要深入思考分析普洱茶进藏这一市场经济完整过程的案例,擘肌分理,开拓视野,发掘更多可能性,提升摸清市场、把握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争当茶产业发展的行动派。

9月13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低氟普洱茶进藏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和困难,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会议指出:要充分认清低氟普洱茶进藏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统筹推进,强化质量管控,深入拓展市场,着力破解难题,强化组织力、提升竞争力、拼尽全力推动普洱茶产业振兴。

9月23日,普洱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有机茶第一强市目标,突出茶产业第一支柱产业地位,以低氟普洱茶进藏为契机,深入实施目标市场开拓、名企名牌培育、有机茶园建设、茶旅融合发展战略,把精深加工做强,把企业品牌做响,把目标市场做大,把茶旅融合做活,进一步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10月30日,全市普洱茶产业发展务虚会议召开,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福建考察时提出的“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以务实思想、实际行动、高效组织,推动全市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11月2日,市委常委会工作例会强调,要树牢“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全市统一框架、统一步调打造“普洱茶”金字招牌,加快推进茶产业整合,积极开辟市场、开拓产能,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加快有机茶园建设,打造普洱茶文化平台和公共区域品牌。

12月7日晚,市委、市政府召开普洱茶品牌建设座谈会议,与会的有关茶企业、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共同研究普洱茶品牌建设事宜。强调,要牢牢树立普洱茶是全市第一支柱产业和举全市之力打造普洱茶产业这“两个共识”,坚持产业、科技、文化协同推进,在市场竞争中擦亮普洱茶品牌形象。

学好他山之石,对全市茶产业进行一次重塑;增强知己之明,在新阶段统一思想、统一目标、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凝聚全市之力,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步调,做到市县(区)“一盘棋”、部门协同、合力攻坚,以先辈开辟“茶马古道”的闯劲、韧劲和干劲,用实际行动重振普洱茶昔日辉煌,让普洱茶在市场竞争中浴火重生、脱颖而出、擦亮品牌!

来源:普洱发布 苏建春 袁梅 张国营/文 胡雪英 郑璐 谢志达 陈发坤 敏塔敏吉/图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